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》 对大学本科汉语教学意味着什么
Autor/innen
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》正式实施以来,在德国汉语教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,尤其是以HSK 成绩作为大学语言模块结业成绩以及入学汉语语言水平要求的院校。对于这些院校来说,该标准首先意味着要重新审视界定学生的汉语水平等级,重新制定新的成绩换算标准。
虽然德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并不以汉语水平考试为目的,所使用的教材也非专为汉语水平考试而设,但是能够参加并通过全球公认的规范化、标准化考试,为自己的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找到全面的描述与准确的标定,无疑是汉语学习者证明自己汉语水平的有力依据。那么,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为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》指导下的HSK 3.0 做好准备,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新考试,就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笔者认为,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》对德语区的大学本科汉语教与学来说意味着:问题、机会和挑战。
Veröffentlicht in Bd. 37 (2022): CHUN - Chinesischunterricht, 17-32
Datum
2025-03-06
Lizenz

Dieses Werk steht unter der Lizenz Creative Commons Namensnennung - Weitergabe unter gleichen Bedingungen 4.0 International.
Rubrik:
Beiträge / 论文
Schlagwörter:
等级标准, HSK, 高校汉语教学, 成绩换算, 教学应对
Veröffentlicht in Bd. 37 (2022): CHUN - Chinesischunterricht, 17-32
Datum
2025-03-06
Lizenz

Dieses Werk steht unter der Lizenz Creative Commons Namensnennung - Weitergabe unter gleichen Bedingungen 4.0 International.